


德兴之名,取自“山川之宝,维德乃兴”,她是独立在赣、浙、皖三省交界处的一位绝世佳人。
充足的雨水让德兴成为植物天堂,山上山下皆是蓬蓬勃勃的翠竹在婀娜起舞。清澈的乐安河穿城而过,日日夜夜倒映出这里的屋舍俨然。
上天厚爱德兴,既给了她颜值,又赋予她富可敌国的矿产——“金山”“银城”“铜都”皆是她的小名。

地灵出人杰,自东汉建安8年置县以来,1800年岁月里这里人才辈出,一共走出了417名进士。
北宋湿法炼铜家张显,北宋文学家汪藻,明朝户部尚书夏原吉均青史留名。
德兴,就是这样一个烟山清水、物华天宝、俊才星驰的宝地。
铜草花上白鹿飞

德兴的铜草花开遍山野时,如同蓝色的海洋随风起伏,而铜草花的恋人——铜矿石就在她的脚下深深埋藏。
隋朝大业年间,一位狩猎的将军被一匹神奇的白鹿带领,翻山越岭疑无路时,柳暗花明又一村,在白鹿倏忽消逝的地方,他发现了银矿洞——
从此以后,唐宋两朝,德兴银矿陆陆续续就开采了一百七十余年,产出白银过亿两,成为当时中央政府财政的重要支柱。元、明、清三代,银矿持续开采。直至今日,银矿的炉火依旧生生不息。
一片烟蓝色的铜草花海洋,一匹惊鸿一瞥的白鹿身影,一位挽弓搭箭苦苦追寻的将军,一个富可敌国的地下宝藏,德兴就是一部传奇。

苏东坡和聚远楼
聚远楼在凤凰湖旁枕山之上,我们驱车前往时,正好是晴天,蓝天白云下群山拥抱的凤凰湖如同一面镜子悠悠然倒影着一切,看得久了,恍惚间,你会分不出哪里是水?哪里是天?
湖岸边是整洁的环湖公路,顺着环湖公路,我们的车开到了枕山之上,见到了江南四大名楼之一——聚远楼。

江南有四大名楼,皆有才子为其写下千古传颂的文案——
王勃的“落霞与孤鹜齐飞,秋水共长天一色。”写的是滕王阁;
崔灏的“日暮乡关何处是?烟波江上使人愁。”写的是黄鹤楼;
范仲淹的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。”写的是岳阳楼。
聚远楼么?是东坡先生的文案。
公元1056年,苏家20岁的苏轼、18岁的苏辙兄弟二人同榜中进士,轰动大宋朝廷。与他同时中进士的还有一个叫做单锡的人。
十三年后,身为德兴县令的的单锡为枕山之巅初建成的楼定名为“聚远”二字。
又过了十五年,苏东坡送长子苏迈到德兴任县尉,登上了这座聚远楼,只见:
夕阳西下,泼洒红了半边天,群山环绕,云雾蒸腾,德兴小城阡陌纵横,乐安河穿城而过,凤凰湖如同翠玉般安静的映照着群山身影,此时有风浩浩乎而至,游客顿觉衣襟飘飘,凉爽惬意——
不一会,夜晚如约而至,一轮明月下的凤凰湖成了一面银盘,而德兴小城灯火璀璨,繁华尽显。

苏东坡提笔写道:
云山烟水苦难亲,野草幽花各自春。 赖有高楼能聚远,一时收拾与闲人。
无限青山散不收,云奔浪卷入帘钩。 直将眼力为疆界,何啻人间万户侯。
闻说楼居似地仙,不知门外有尘寰。 幽人隐几寂无语,心在飞鸿灭没间。
据说南宋高宗读到“赖有高楼”一句,抚掌叫好,立即题写“聚远楼”三字,让此楼成为一代名楼。

德兴美食

德兴爱吃辣,几乎每道菜里都有辣椒️覆盖其上。
这是德兴建国北路130号“衢州人家”的一道大菜——蒜蓉小龙虾,蒜蓉不咸,香浓可口,泡米饭能吃两大碗,推荐一下。另外她家的辣子炒肉也超级好吃!
